嘉隆国际-招商中心

上海园区招商办公室

联系人:梁经理

联系电话:15000456391

欢迎来电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经济报道记者韩一在21世纪对北京进行了报道。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仑新材)在过去的两年里实现了惊人的业绩转身。从2019年净利润亏损6051.57万元到2021年实现净利润达2.98亿元,公司

经济报道记者韩一在21世纪对北京进行了报道。

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仑新材)在过去的两年里实现了惊人的业绩转身。从2019年净利润亏损6051.57万元到2021年实现净利润达2.98亿元,公司的业绩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这一业绩的转变使得中仑新材成为了冲刺深交所创业板的热门企业。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经营策略,成功地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中仑新材在过去两年里取得的业绩转身,得益于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不懈努力。公司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高品质产品,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客户的合作,提升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中仑新材的成功转身也离不开公司团队的共同努力和高效运营。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团队成员们凭借着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共同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和业绩提升。

展望未来,中仑新材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和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

中仑新材的业绩转身是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市场对公司实力和潜力的认可。公司将以此为契机,不断追求卓越,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仑新材在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间取得了显著的营业收入增长。营业收入分别为12.64亿元、16.02亿元、19.94亿元和11.74亿元。同时,净利润也呈现出了正增长的趋势,分别为-6051.57万元、2.10亿元、2.98亿元和1.69亿元。然而,公司实现高增长的背后却是通过大规模并购来实现的,这种“蛇吞象”式的发展策略。

并购实现业绩翻身

中仑新材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11月19日的公司,前身为中仑有限公司。中仑有限公司是由中仑集团以现金方式出资设立的,注册资本为3亿元。在2021年6月,公司成功完成了股改。

根据招股书中的内容,中仑新材在功能性薄膜材料研发与生产方面是一家专注的创新型企业。公司主要经营功能性BOPA薄膜、生物降解BOPLA薄膜和聚酰胺6(PA6)等相关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然而,在报告期初,中仑新材主要从事薄膜级PA6业务,该业务亏损严重。根据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中仑新材的归母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251.47万元。

中仑新材成立三年多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增长,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公司不仅业务规模大幅扩展,还成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然而,这一切背后的经营策略却是通过大举并购上市公司资产来实现资产腾挪。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消息,中仑有限公司在2018年成立后,迅速以2.04亿元的价格从厦门长天公司全资收购了中仑塑业,从而进一步扩展了薄膜级PA6业务。

根据工商公开可查信息,中仑塑业最初是由厦门长天在2012年7月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而厦门长天则是长天塑化的全资孙公司。长天塑化是由中仑新材的实际控制人杨清金控制的企业。长天塑化在2007年11月9日成功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2017年10月31日从该交易所摘牌退市。

中仑有限的薄膜级PA6业务等主要业务大部分是继承了海外上市公司的资产,这意味着中仑有限在这些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中仑新材在2019年通过其聚酰胺6(PA6)产品实现了11.36亿元的营业收入,占当期营收的90.09%。然而,由于近年来PA6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处于周期性波动状态,该业务的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撑中仑新材上市。因此,中仑新材需要寻找其他具有更好盈利能力的业务来增强其上市的基础。

中仑新材在2019年12月以延伸薄膜产品产业链为目标,以总计8.3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长塑实业公司的全部股权。长塑实业公司专注于BOPA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中仑新材表示,与长塑实业的收购有助于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BOPA薄膜产业一体化的协同发展。这将增强公司的经营效益,并有效提升经营业绩。由于长塑实业与公司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双方在产业链上下游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收购长塑实业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优势,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

中仑新材收购长塑实业后,业绩实现了显著增长。然而,这次收购引发了一些疑点,因此深交所对此进行了重点问询。

据了解,长塑实业最初是嘉隆国际在2009年7月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而嘉隆国际则是绿悦控股在2014年1月在“中国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资孙公司。然而,2019年10月绿悦控股终止上市后,长塑实业成为了一家非上市公司的资产。

根据北京亚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报告,长塑实业股东全部权益在2019年10月31日的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为8.27亿元。截至2021年,长塑实业的总资产为20.35亿元,净资产为12.48亿元,净利润为2.77亿元。

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的数据,长塑实业的聚酰胺双向拉伸塑料薄膜产品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约为20%,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36%,在国内功能性BOPA薄膜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披露的信息,中仑新材以几乎零溢价的成本收购了长塑实业,这使得中仑新材成为了功能性BOPA薄膜行业的领先企业。在收购前,长塑实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到了中仑有限相应项目的448.07%、76.75%和1349.04%。这次收购的意义非常重大。

投资者感到困惑的是,根据中仑新材的披露,绿悦控股的实际控制人王哲夫与中仑新材之间并没有股权投资关系。并购完成后,长塑实业的原控股股东嘉隆国际和实际控制人王哲夫完全退出,这意味着他们以净资产的价格将优质的长塑实业交出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相关问题对中仑新材进行了采访,然而公司回应称在其招股书中已经充分披露了相关信息。

中仑有限公司在2019年12月收购了长塑实业的股权,但未按照规定履行经营者集中申报程序,这可能涉嫌违反了《反垄断法》。因此,中仑有限公司在2022年6月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处以30万元罚款作为行政处罚。

根据给定内容重新进行创作:

中仑有限及中仑塑业在2019年合并报表中,剔除了股份支付的影响后,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2亿元和918.49万元。随后,中仑公司收购了长塑实业,之后中仑新材在2020年和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16.02亿元和19.94亿元,利润总额分别达到了2.42亿元和3.42亿元。

中仑新材认为,收购完成后,公司产品及业务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这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收购使得公司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都有所提升。从业绩数据层面来看,中仑新材通过大举并购实现了高增长。然而,我们也需要对公司的深层经营现状进行剖析,以确定公司是否具备经营稳定性。

单一产品需突破

的一体化布局,中仑新材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整个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仑新材表示,长塑实业是一家在关键原材料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收购其控股权将为中仑新材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并提升公司在原材料领域的竞争力。同时,长塑实业在功能性新材料领域也有一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这将为中仑新材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提供支持。

通过收购长塑实业的控股权,中仑新材将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公司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中仑新材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同时,公司还将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总之,中仑新材通过收购长塑实业的控股权,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体化布局,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公司整合布局已经完成,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保持了稳定增长,并且还开发了更多功能性的产品,以满足各种新兴领域的前沿需求。

然而,公司的营收结构显示,中仑新材仍然面临着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经营风险。在报告期内,功能性BOPA薄膜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87%、90.88%、91.02%和85.02%。这意味着功能性BOPA薄膜的销售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仑新材的盈利水平。因此,如果功能性BOPA薄膜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出现异常波动,将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一位北京券商界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一个公司的产品过于单一化时,它的经营就会同时受到上游原材料和下游客户等供应链体系的影响。如果该公司的产品对原材料有很大依赖性,或者销售客户集中在少数几个,那么公司的经营就容易受到业绩波动的影响。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调查,中仑新材的经营数据显示,该公司在报告期内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己内酰胺。据了解,该原材料在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比分别为92.86%、73.60%、79.09%和80.79%。这一数据显示了该公司对己内酰胺的高度依赖。

据报道,己内酰胺的生产过程主要使用纯苯作为原材料。纯苯是一种石油下游产品,因此己内酰胺的价格与石油价格密切相关。在最近的报告期内,中仑新材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受到原材料价格的显著影响。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如果公司的原材料价格每变动1%,那么中仑新材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将相应地反向变动0.59个百分点。

中仑新材表示,公司经营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如果原材料己内酰胺价格随着石油价格出现较大幅波动甚至上涨,将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的动态,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对盈利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也将积极寻求替代原材料的可能性,以降低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依赖,保持稳定的经营状况。

此外,中仑新材对市场上主要供应商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具有高度依赖性。

根据报告期内的数据显示,公司对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比逐渐增加,分别为92.67%、84.07%、80.69%和85.46%。这表明公司的供应商高度集中。特别是在2021年,公司向单一供应商福建天辰耀隆的采购比例超过了总额的50%。同样,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向单一供应商福建申远的采购比例也超过了总额的50%。

因此,如果中仑新材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业务经营、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或者原材料供应不及时,而短期内其他供应商无法及时供应符合公司对原材料质量要求的原材料,这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产经营。因此,公司需要密切关注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从而保证公司的生产运营顺利进行。

就客户方面而言,在2019年收购长塑实业之前,长塑实业是中仑新材的最大客户。当年,长塑实业为中仑新材贡献了高达7.17亿元的营收,占比达到了56.70%。而2019年,中仑新材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度高达72.45%。然而,从2020年开始,公司的客户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分化。随着公司新产品和新产能的投入,中仑新材正面临着市场开拓的经营局面。

募投效益能否实现

中仑新材是一家计划通过创业板上市来进一步扩大产能的公司。根据募投计划显示,中仑新材计划募资22.73亿元,用于布局高功能性BOPA膜材和新型生物基可降解膜材产业化、高性能聚酰胺材料产业化等项目,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截至2021年,中仑新材的总资产为20.35亿元。通过这次募资,中仑新材将能够进一步扩大产能,并推动相关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截至报告期末,中仑新材目前已经建立了两个专业的BOPA薄膜生产基地。这两个基地共拥有12条生产线,全部都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运行。总产能已经突破了10万吨/年,使得中仑新材的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根据计划,公司将实现高功能性 BOPA 膜材产业化项目的完全达产,预计新增功能性 BOPA 薄膜产品的生产能力将达到6万吨/年。此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将达到11.25亿元,年均净利润将达到2.08亿元。

另外,公司还规划了新型生物基可降解膜材产业化项目,预计该项目的完全达产将新增高端 BOPLA 薄膜产品的生产能力2万吨/年。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将达到9.11亿元,年均净利润将达到1.77亿元。

此外,中仑新材预计,公司计划扩大高性能聚酰胺材料产业化项目的产能,以满足下游BOPA薄膜等产品的增长需求,并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一旦项目达到预期产能,预计每年可为公司带来16.22亿元的营业收入,并实现年均净利润5099.64万元。这将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根据中仑新材的募投计划,一旦公司的募投项目达到预期产能,公司的产能将再次大幅扩张。预计每年的营收将增加36.58亿元,净利润将增加4.36亿元。这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增长潜力。

然而,仑新材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推动。首先,公司进行了并购长塑实业等资产,这对于增加营收和净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2020年以来的市场行情非常良好,这也是公司增长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报告期的后期,公司的聚酰胺6(PA6)市场销售价格上涨较多,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业绩增长。

此外,自2022年以来,由于海外疫情、俄乌局势以及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PA6在国外市场出现了供需紧张的情况,导致价格和销量同时上涨。因此,公司的海外销售收入在短期内大幅增长。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仑新材在报告期初主要依靠国内销售来推动产品销售。据2019年数据显示,国内销售收入占比高达96.92%。然而,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41.61%。

中仑新材近日宣布,公司境外销售占比有所增加。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欧洲能源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相关产品供应短缺。中仑新材抓住了这一机遇,进一步开拓了海外市场。

中仑新材表示,公司决定增加募投项目的产能是基于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公司技术实力和全球客户需求增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

若未来公司在生产经营及新增产能投产过程中,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相关下游行业增长不及预期,将出现新增产能无法有效消化而带来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形,导致公司产品价格、毛利率出现下滑,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中伦新材募投项目建设期长达3年时间,如果国际市场需求不再,公司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从而导致公司预期的募投高营收和高盈利难以实现。

欢迎您使用21财经APP,下载APP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921145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xke.com/1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