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荀子,你也许立马就可以跟着吟一句:“学不可以已”,又或者联想到他“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的身份,但你不一定知道的是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性恶论哲学。是的,在荀子看来,所有人天生都是坏蛋。
(一)荀子的哲学思想
作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荀子在继承了儒家其它先哲重仁政丶提倡王道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总结,形成了荀子“礼法并用,王霸并用”的政治主张和“人性恶”的哲学思想
(二)荀子的善恶观
关于人性恶,荀子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性恶》篇中,荀子在《性恶》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本性是恶的,那些善良的表现其实都是后天“伪”出来的,荀子这里说的伪,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字面意思上的“欺诈”,荀子的伪,指的是人为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一切不自然的,需要后天教育和学习获得的性质和变现都是“伪”,所以,一切“善”都是“伪善”
(三)所有人都是天生的坏蛋
荀子认为善指的就是符合道德的、礼仪的和各种规范的;而恶就是没有道德、礼仪和各种约束的本真状态。人的本真状态就是没有也不符合道德、礼仪和规范的,所以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而要改变人的坏的天性,就需要通过君主的权威来统治人们、通过学习和教育来教化人们、设置刑法来约束人们,如此,方可天下太平
(四)圣人也是坏蛋
荀子的眼里圣人也只是扭转了天性的人,所以圣人和坏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正是因为圣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恶,并且努力改变而且还能由此及彼影响其他人,所以在荀子眼里好人和坏人唯一的区别就是后天教育的区别
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看,荀子的这个观点似乎很难反驳,也正因为如此,虽然荀子的“性恶论”一直备受批评,但上至外儒内法、下达吃喝拉撒,人们内心其实有意无意间还是相信性恶论的
解决企业获客难题,添加 微信:hvq698 备注:获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xke.com/9389.html